心创帅说: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生意-”心灵超市“,你知道吗?
有一家名叫”心灵超市“的商铺在上海市新天地北里正式开业。这种将商业经营定位于有精神需要的消费者群体的商业行为,在我国还是第一例,让人耳目一新。
由丹麦艺术家Mads Hagstrom创立的心灵超市,出现在哥本哈根等地。超级市场出售的并非一般观念下的商品,而是精神产品。

这个在上海的“心灵超市营业面积和一般的便利店差不多,室内布置以白色为主,43种商品品种为16,000件,所有货物均为空瓶罐装,仅有部分罐内装有海报,外面贴着“勇气”、“自信”、“没有压力”、”放心小吃”、”再生资源”、”空气清新”等内容不同的标签,每件售价10元至100元不等。
超级市场在开业3小时内,已成交50多单。一个在附近工作的女白领,60块钱,带着3个贴有标签的空瓶离开。Mads Hagstrom说,希望上海的“心灵超市”越办越好,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需求。
对此有些人相当推崇和喜爱,有些人也认为是在“忽悠”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Mads Hagstrom说,“心灵超市”是希望通过精心提炼的一些主题概念来提醒人们注意,并考虑一些他们本应注意但忽略的事情。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许维素对此也持肯定态度,人们选什么样的主题瓶子反映出人们一种补偿心理需需求…挑这些瓶罐的同时,也是人们在审视他们的生活状态,整理他们的心智。
出售这种精神商品可以进行偿试。原因在于,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后,社会节奏的突然加快,导致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今年,中国疾控中心在《两会特刊》中披露,全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20年,中国抑郁症患者9500万,自杀人数已突破30万,其中不乏白领、大学生和社会精英。
这样的“心灵超场”虽然不是灵丹妙药,却能起到重新审视自身生存状态,从而达到调节注意力、调节心理、选择人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