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
产品中心
时间: 2024-11-24 17:46:09 | 作者: 拉链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黄占玲 实习生 覃上鸿/文 记者 何学俏/图
今年36岁的梁培琳身兼数职,除了在南宁市某大学担任教师外,她还是一名茶艺师,更是一位手工制包爱好者。她做的手工包包,从设计到成品都是她独自制作,由于包包看起来古色古香,受到很多顾客的欢迎。她还和朋友一起将茶艺文化融入手工包包中,在一家茶艺室推出了“艺术下午茶”课程,让学员一边品茶,一边学着制作那些有着浓厚中国风的包包、制作“茶”香囊。梁培琳说未来还想要结合茶文化,设计出更好的手工作品。
提起自己当初自学制作手工包包的原因,梁培琳说完全是出于兴趣,制作的过程还让压力得到了释放。2014年,梁培琳怀上了三胞胎,由于要住院养胎,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她开始有效学习制作手工。梁培琳从小就十分喜爱中国风的物件,于是便从网上查阅制作中国风口金包的制作的过程和所需要的材料,尽管当时双手已经因为长期打针而出现了浮肿,她还是一有时间就缝制包包,“既然自己下定决心做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生下孩子之后,梁培琳一边和家人一起照顾三胞胎,一边继续做着手工,家人看她照顾孩子辛苦,便劝她多休息,但她仍旧想坚持这一爱好。
梁培琳称自己制作口金包是在“犯错中”学会的。一开始,缝线不够紧密,常常会导致包包裂开;由于布料都是丝绸或者真丝,有时用力过度,布料便会被撕裂,只能重新来过;在熨烫布料时,她只要稍不小心,就会将布料烫坏,尽管心疼布料,却也没有别的补救方法,只能下次多加小心。而最让她感到头疼的是有时因为尺寸不够精确,做出来的包包要么是版型不合适,要么显得松松垮垮的,最后又只能拆了重做。就在这样不断“犯错”中,梁培琳开始摸索出一些自己的门道,并成功制作了一些成品。
梁培琳制作的包包充满了中国风,她会在布料上使用苏绣、盘金绣等元素。此外,因为爱手绘,她会在布料上绘上一些中国水墨画。从2014年至今,她年年都会制作出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口金包,梁培琳会将成品放到自己的QQ空间或者微信朋友圈,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制作手工的喜悦,一些朋友除了表示愿意出钱购买这样的手工包包,还会专门找她进行定制。
2017年时,她制作的口金包约有80多个,共卖出了三分之二,每个包包的价格在30元至300多元不等。梁培琳称,自己制作中国风口金包的目的不是为了售卖,而是为了取悦自己,再将美分享与他人,“就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些传统工艺,比起那些时尚包包,传统的口金包也能彰显中国女性的美。”
在日常生活中,梁培琳的穿着打扮也是以中国风为主,“口金包配上旗袍,相得益彰。”跟着时间的推移,她对于制作包包越来越得心应手,也变得更有自信了。
梁培琳是一位茶艺师,在制作包包的过程中,她便想着要将一些茶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她制作的“茶”香囊,是往巴掌大的口金包里塞入茶球,供喜欢茶的人随身带在身上,这样不仅会有茶香味,闲暇时还可以将茶球拿出,和朋友一起烹茶、品茶。梁培琳还根据茶饼的大小,制作了相等的口金包,对于很多好茶人士而言,这样的口金包,无疑是心头之爱。
梁培琳还和一家茶艺室的负责人刘芳一起推出了“艺术下午茶”课程,即每个周末的下午,邀请大家一起一边制作手工口金包,一边品茶聊艺术,一举两得。回看过往,梁培琳说自己一直在坚持制作口金包,最大的收获便是自己的心境变得更祥和、安静了,审美情趣也高了。从零基础到有所成果,在梁培琳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贵在坚持,她建议对手工感兴趣的朋友,在接触某种手工时,遇到挫折莫轻易放弃,而是选择继续摸索。同时,梁培琳也表示,在未来,自己还想继续研发和茶相关的口金包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口金”泛指那些包包、皮夹等布艺、皮制品上的金属件。如果不熟悉这个包包名词,看看范冰冰在戛纳电影节红地毯上拿的几款开口处有两个扭在一起的金属搭扣的包,就是了。老上海风情的电影中,那些穿着华美旗袍的女人常常拿着一个精致的口金包做配饰,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慢慢地被拉链包、磁扣包等等更方便、时尚的东西取代。(据《杭州日报》)